好書推介:Factfulness 《真確: 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Marco Cheung
15 min readApr 7, 2019

--

Factfulness: Ten Reasons We’re Wrong About the World — and Why Things Are Better Than You Think by Hans Rosling

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應是大半年前參加AWS Summit時從一位講者分享得知。還記得當時她在演講完結時播放一段Bill Gates介紹為何推介這本書給全美學生閱讀,之後便一直念念不忘,直至上星期到田園書店閒逛時再次看到這本書,於是沒想太多便買下。

這本書的故事取材自Hans Rosling親身經歷,他是瑞典一名公共衛生教授,曾擔任世衛(WHO) 顧問,有份創立無國界醫生的瑞典分部,曾到訪世界赤貧偏遠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和研究,但最為人所認識的應是他史無前例10次登上TED大會,演講和簡報都表現得鬼馬生動 (特別是呈現一系列動態氣泡圖解釋世界如何不斷進步演變,看圖說故事的吸引力莫過於此),吸引了超過3500萬次觀看。至於這本書,其實由他加上他的兒子Ola與媳婦Anna三人共度構思和撰寫,而他的兒子在書中後記提到父親寫這本書原是工作以外一大重擔,直至16年初確診胰臟癌後,寫書過程反而為他帶來知識上的啟發與喜悅,只可惜Hans Rosling一年後最終不敵癌魔,留下了這本撼動大眾對世界認知的思考指南。

Hans Rosling形容自己是一個認真的「可能性主義者」(possibilist):既不抱持過度樂觀,也不抱持無端恐懼,抗拒過度誇大的世界觀,相信並希望未來會繼續進步。他的夢想,是讓所有人都有基於事實的價值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宏願,教人敬佩萬分!

2017年Gapminder 基金會 (由Hans Rosling與兒子Ola與媳婦共同創立) 邀請14個富裕國家的12,000名民眾在網上接受「認知落差測驗」(misconception test),回答13條有關全球當前基本面貌的「事實問題」(全部13個問題和答案可在這裏找到)。結果發現平均每人只答對2.2題,當中只有10%答得好過(黑猩猩)隨機選答),反映大部分人(居於第四級別)普遍抱持過度誇大的世界觀(overdramatic worldview),缺乏真確認知。

結果顯示:12條「事實問題」中,平均每人只答對2.2題 (撇除第十三條有關氣候轉變的問題)

這本書的緣起,正是為了對抗全球這種無知,透過探討這種根深蒂固的「錯誤世界觀」從何而來,總結出十大直覺偏誤(dramatic instincts)以及相應的求真習慣法則,希望大眾可藉此學習換成以事實為基礎的世界觀(fact-based worldview)取代直覺偏誤,了解真實世界不如印象中那麼差,才能免去無謂的恐懼,專注思考下一步該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Gapminder自2017年起一直展開全球調查,測試世界各地民眾對13條全球基本事實的認知 (13 Basic Global Facts test),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到http://forms.gapminder.org/s3/test-2018接受挑戰,答對所有問題更會獲得Gapminder Facts Certificate呢!)

「錯誤世界觀」從何而來

書中借用了Daniel Kahneman在《Thinking, Fast and Slow》的說法:人腦基本上由兩套思維系統(「快思」和「慢想」)主導,其中系統1 (System 1) 視之為直覺式思維,傾向為眼前所見找尋因果聯繫,令事情看上去變得合理化,結果容易產生偏見,繼而作出不理性決定。古時人類以狩獵與採集為生,腦中早已發展出一套機制,就是對壞消息特別靈敏以迴避危險,提高存活率,因此直覺思維可謂人類生存的法則。作者亦相信我們現在仍需要透過這種直覺以便了解世界,只是需要學習如何避免被外界(特別是大眾媒體)所渲染的失實誇大資訊牽著走,否則無從看見世界真正的面貌。

時下年青人多依賴網上分享的資訊認識外在世界模樣,特別是社交媒體。當中為人詬病的並不是年青人選擇性地透過社交網絡接收外間資訊,倒是平台管理者如Facebook、Twitter等未有竭力阻止失實資訊和假新聞散佈開去 (近日得知Facebook正致力打擊疫苗失實資訊傳播,總算是遲來的好消息)。我相信,這在AI技術發展成熟時將變得異常危險:試想一下,如有人hack入政界知名人士帳戶(舉例特朗普的Twitter帳戶),然後聲稱美國已在世界的另一端對北韓發射核彈,斷言大戰一觸即發,同一時間這條失實訊息卻有如病毒般以幾何速度傳到金仔耳邊,到時或有機會觸動對方神經向美方發射真導彈還擊,後果將不堪設想矣。

十大直覺偏誤

1. 二分化直覺偏誤 (Gap Instinct)

猶記得老師自小便教導世界可分成「發展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兩大類,但原來這種對世界簡單二分化不知不覺間扭曲了我們現在的世界觀。作者指出重點不是所用的特定用詞,而是背後所形成對世界的印象缺乏事實基礎:當下世界無論富人與窮人、已開發與開發中之間,都不再存在一條鴻溝,皆因多數人(75%)身處在中等所得國家(middle-income countries),故此世界二分化觀念早已不合時宜。

X軸為每名婦女的產子數;Y軸為兒童存活率(至五歲)。氣泡大小反映人口數量。

作者於是提出一種同樣簡單易明卻更切合現實的分類架構:依照全球收入高低所得將分成四個級別,以每人平均一天的美元收入計算分界。書中每一個篇章基本上都以這個認知框架作分析,協助讀者了解世界真貌和各個級別所面對的挑戰 (特別是第一級,亦即所謂「赤貧」。正如下圖所見,現今約10億人處於這個級別)。

Gapfinder & Dollar Street

2. 負面型直覺偏誤 (Negativity Instinct)

我們該怎樣判斷世界是正在愈變愈糟?抑或其實愈變愈好?作者認為,事實上兩者都成立:既是糟糕,也在變好,只是仍不夠好。這正是我們對當前世界該抱持的認知。

這令我想起Thinking, Fast and Slow都有提及人類受「損失規避」(loss-averse)心理作祟,對負面消息特別敏感,加上媒體與社運人士選擇性報導壞消息 (好消息相對較低新聞或炒作價值,而英文有所謂No news is good news說法),令大眾傾向於留意壞事多於好事。

作者借用「注意力過濾器」一詞作比喻,指出多數資訊無法通過,但吸睛誇大的資訊(dramatic information)多數能通過,以至我們不自覺的把注意力放在接收這類資訊,日漸形成過度誇大而負面的世界觀。

3. 直線型直覺偏誤 (Straight Line Instinct)

其中一個誤解,便是多數人誤以為全球人口只會持續增加下去。這種憑直覺的線性預測固然有助人類祖先以至我們生存下去,只是在現今生活套用這種直覺作未來預測就不太可靠。

作者根據聯合國的人口推算,指出未來人口增加的新10億個成人不是來自新的兒童,而是來自已經出生的兒童與年輕人,預料這種「填滿效應」將會在橫跨三個世代,然後結束。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的數據來源主要來自聯合國和世衛的公開數據,你我上網都垂手可得,只是絕大部分人都沒興趣留意這些全球趨勢數據更新而已。

4. 恐懼型直覺偏誤 (Fear Instinct)

平凡事通常不值得多說,反之種種稀有事件報導容易成為腦中對外界的印象。 (港鐵2018年車程準時度達99.9%,是自兩鐵合併後成績第二好的一年。然而我們多把注意力集中在港鐵訊號故障事故以至上月港鐵相撞事件。無庸置疑,我絕對認為港鐵在車務管理以至沙中線工程監督上屢見失職,責無旁貸)

作者指出,問題不在於新聞記者的「媒體邏輯」,反而在於我們偏好誇大刺激的直覺 (標題黨是俵俵者),媒體亦訴諸我們的恐懼型直覺,靠聳動新聞吸引讀者注意,導致我們一再接收到過度誇大的世界觀,把反常當成日常。

近月香港出現麻疹爆發,引發對麻疹疫苗關注。碰巧在這章節,作者提到有些高學歷父母對疫苗接種抱持批判態度,不讓孩子接受注射有關疫苗。當我翻查世衛報告,得知真相是:2010–16年間,麻疹疫苗接種工作致使全球麻診死亡率下降84%,當中95%麻疹死亡病例都是發生在人均收入較低和衛生保健設施薄弱的國家。作者作為公共衛生學權威,就此拍攝了一條一分鐘短片講解麻疹疫苗兒童接種率,在書中亦請這些人反問自己「什麼證據能讓我回心轉意」如果答案是「任何證據都無法扭轉我對這疫苗的看法」,那意味不是他們所說的根據批判性思考而得出結論。

5. 失真型直覺偏誤 (Size Instinct)

失真型直覺讓我們把有限的注意力與資源放在個案和眼前的具體事物上。作者提及自己80年代到納卡拉(當時為全球最窮的國家)治療兒童,總結出在第一和第二級國家兒童存活率上升,不是醫生和病床多寡,而是歸功於醫院以外的預防措施,包括當地護士以及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兒童存活率上升有一半是因為母親識字。與其花錢改善醫療設施,不如著眼於投入資源改善基層教育和預防護理般果效。

日後如果看到某個單一數字顯得驚人 (很大或很小),不妨試著把相關數字進行「比對」或「相除」,說不定看比例 (例如人均比例) 比單一數字更有意義。

6. 概括型直覺偏誤 (Generalization Instinct)

作者笑言,過去在108場演講測試台下觀眾認知,這題「答得最淒慘」。當中反映社會階層與對世界的認知沒有關聯,有趣的是作答結果背後所反映的,很可能與這種直覺偏誤有關:二分化直覺把世界分為「我們」和「他們」,而概括型直覺則讓「我們」把「他們」想得一模一樣,久而久之新聞上見到的非洲貧苦兒童的悲慘畫面化為「我們」對「他們」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s)。

作者同意人腦需要一套快捷簡易的分類方法,問題在於有些簡單分類會導致認知偏誤,因此才提出改用四個所得等級。根據經驗,在Google搜尋「廁所」、「床鋪」這些關鍵字,照片結果絕大多數是來自第四級(富裕國家)。因此如果想得知其他級別的日常面貌,作者建議改往由他媳婦Anna有份打造的「美元街網站」(www.dollarstreet.org)查看照片。Bill Gates亦曾拍攝短片介紹這個網站

Dollar Street

7. 宿命型直覺偏誤 (Destiny Instinct)

故名思議,宿命型直覺認為固有特質決定了個人以至國家的命運,亦即所謂命中註定。這種思維容易讓我們一直停留既有認知。問題在於社會和文化不是頑石一塊 :不會改變,也無從改變 (其實作者用石頭比喻都不太確當,始終伴隨年月風化而有所轉變)。

正如很多人認為非洲由於地緣政治和文化衝突而「輸在起跑線」,註定一世貧窮。但作者指出近年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利比亞和埃及等北非海岸國家的平均壽命已超越全球平均的72歲,相當於瑞典1970年的表現。放眼位於中東的伊朗,原來當地早已成為全球史上生育率下降速度最快的國度 (每位女性所生還少於美國和瑞典),只是西方媒體甚少報導相關新聞,難怪作者再三說明「媒體自由不保證全球最快的文化轉變能獲得報導」。

伊朗從1984年每位婦女平均誕下6個孩子,短短15年間降至3個,可見宗教與生育率沒有必然關聯性,倒是國民收入所得與生育率的關係更為密切

風物長宜眼放量。每年只有2%的成長率,在35年後等於翻倍。說不定未來世界經濟發展動力不再是歐美,而是亞非潛藏的中產消費者市場。

8. 單一觀點直覺偏誤 (Single Perspective Instinct)

這種思考放在其他地方 (例如數學),或許在考試答題時可省下許多時間(If A then B)。問題是對於想了解現實世界通常不是好事。上圖關於兒童疫苗一題便是好例子:作者提到有次在諾貝爾獎得主大會上對一眾年輕頂尖學者提問,答對率只有8%,這意味連頭腦過人的專家都對全球缺乏真確認知!

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準確數據協助來了解世界 (專家亦不過是精於自己的領域),只是不能單靠數據,始終有些價值 (例如幸福感、個體自由) 都難以用數字衡量。作者分享當年拜訪非洲國家莫三比克總理,對方分享縱使經濟數據反映當地經濟發展蓬勃,但他每年都會參與國內5月1日的狂歡遊行,看看人民穿什麼鞋便知跟去年相比如何。這令我想起林行止先生曾在信報專欄介紹九十年代末期流行的「裙腳短長測市指標」(Hemline Indicator),現在聽來令人匪而所思:「事實顯示,裙子下襬離地高度,反映了一般人的心境 — — 離地愈高即裙腳愈短,反映人們心情輕鬆舒暢因此有盲目樂觀勇往直前的衝動,股市因此「傾向上漲」;反之則顯示人們情緒消沉保守,不想入市,需求不足,預示股市偏軟。」

https://xlabs.ai/short-skirts-economic-booms-thrillers-economic-busts/

作者引用了西方一句諺語:「給人一個槌子,什麼都像是釘子」(To a man with a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槌子與釘子的道理告訴我們,世上沒有單一工具可解決所有問題,只有對各種解決問題的工具抱持開放態度,方能更準確地了解問題所在和提出解決方案。

9. 怪罪型直覺偏誤 (Blame Instinct)

當壞事發生,要忍住尋找「替罪羔羊」,轉為把精力放在釐清環環相扣的整個系統。

2015年網上流傳一幅難民兒童屍體被沖上海灘的照片,有人認為矛頭應指向貪婪無良的人口販子。但為何難民不選擇花較少錢搭飛機到歐洲,要先經陸路到利比亞或土耳其再乘橡皮艇逃到歐洲? 作者直指早於2001年一條用以打擊非法入境的歐盟指令:如果航空公司或郵輪公司把任何沒有適當文件的人載到歐洲,便需支付遣反那個人的所有費用。基於商業考慮,航空公司傾向不容許沒簽証的乘客登機。而歐盟成員國在土耳其和利比亞的大使館無法處理大批難民簽証申請,只有當他們逃難至歐洲境內才按照各國分配難民限額辦理。結果難民理論上可依據日內瓦公約條款尋求庇護 ,但實際只能挺而走險循海路偷入境。

近年只要留意時事新聞,不論是「搬龍門」DQ議員及選舉參選人資格,外國記者因維護言論自由被逐、以至近日繞過公眾諮詢草擬立法「逃犯條例」製造白色恐怖等,都會令人感到香港在「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方面每況如下。這類破壞香港核心價值 (民主、自由、法治精神),令人不禁將矛頭指向以林鄭(市長)為首的特區政府。但洞悉世情的林行止先生卻一針見血地指出,「這類違背香港核心價值、與西方民主精神自由意志違背的事,如果沒有更高層「有力人士」在幕後「發功」,受過數十年英國教車師傅指點教誨的特區政府高官,是不會亦不敢做的,因為他們必然知道,這種遠離「一國兩制」的事,也許可逞一時威權,但遲早會招惹「外來勢力」反擊,以致影響香港作為中國「南風窗」(不管中國多麼強大、崛起如何嚇人,此「窗」作用猶存)的曖昧地位,讓中國失去種種「方便」,這項「罪名」,特區官員怎能承受!?一句話,筆者認為所有破壞香港高度自治及在民主政制上大倒退的舉措,林鄭市長不過是受擺布、支使的枱面人物。」(詳見信報2018年11月20日林行止專欄)

10. 急迫型直覺偏誤 (Urgency Instinct)

過度誇大的世界觀會產生「再不做就沒機會了」的危迫感,令思考改由直覺牽動,容易貿然行動而作出糟糕決定,久而久之令人對於真正的危機感到麻木。

這又令我想起香港回歸初期政府為求爭取市民支持政府尋求釋法,誇張預測嚇唬民眾的事例:

事緣1999年,當時港府十分關注終院就一宗港人內地子女的居港權案涉及的《入境條例》條文裁定違憲,時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誇大政府官司敗訴結果,聲稱「估計10年內會有167萬人可從中國內地移居到香港」之說,製造不必要恐慌以換取公眾對政府提請人大釋法支持,最終人大對《基本法》有關條文作出解釋頒布,變相否定了終院判決。事件被視為對香港法治制度造成衝擊。

數據務必是用來道出真相,不是呼籲行動,即使出於再高貴的善意目的都不行。一旦民眾發現說詞誇大,這會削弱數據的可信度,令人失信於官方評估數字。

看完這本書,我想說的是…….

(1) 接受世界已變得不如我們所認知,而世界其實又不如想像中那麼差

(2) 借助數據動態呈現(data visualization)說出背後的故事足以撼動人心

(3) 不靠數字不能了解世界,單靠數字同樣不能。要學習看透數字背後呈現的現實世界

(4) 世界浩瀚,書海無限,卻無意發現之前拜讀過的Daniel Kahneman的 <Thinking, Fast and Slow>和Angus Deaton的<The Great Escape>跟這本書原來不無關係

(5) 養成求真習慣。之前還以為自己有留意國際新聞,對世界當前發展略知大概,直至一打開這本書作答開頭列出的13條問題後,才得知自己對真實世界竟是如此無知 (只答對最後一條有關氣侯變化問題)。我們作為全球公民,具備國際視野的第一步,便是認識「以事實為基礎的世界觀」(fact-based worldview)。潮流在變,世界在變,唯有保持好奇之心,終身學習吧!)

--

--

Marco Cheung

90後廢青。閒時最愛跑全馬攞苦嚟辛,以圖提高廢活量。